充电桩不是一般企业能玩得转,而且一旦开始准备建设运营系统,其工期往往也是非常的急迫。从长远来看,运营企业往往是要掌握系统的核心技术,以便后续的规模化运营。为了配合企业的业务推展和后续的业务要求,我认为对于运营系统的建设分两步走,第一步使用桩设备提供商的运营系统,把充电业务先行推广起来;第二部深度规划系统的顶层设计,按照业务需求重构运营系统。 以下是对充电桩运营系统的建设规划,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第一步先行使用设备商提供的运营系统完成前期的搭建以适应企业的推广要求。设备商提供的系统一般具有三大功能: 1、充电站站级系统。 能够对充电桩的日常状态、充电过程进行监控,能够对桩下发指令实现对功率的自动调配;实现支付对接:能够支持银联标准卡、微信、支付宝等多种支付方式;必须保证支付过程交易的完整性,对充电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进行有效处理;实现对下游站级平台的清算、对账功能。 2、建立手机APP,能看对附近充电桩的位置信息以地图、列表的方式展示,同时可以显示出桩的状态信息,能够快速定位、导航到最近处于空闲状态、可用的充电桩。 3、建立数据通讯前置,达到桩群管理的功能。可以灵活的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桩的组网控制。建站组网方式包括:a>站内多桩通过以太网交换机互联,在通过SIM卡的无线通讯作为统一出口,将各类数据上送到主站;b>站内组局域网:通过现有的办公网络实现与主站通讯;c>分布式充 电桩:桩内配有SIM无线通讯模块,充电桩通过无线模块直接与营运管理平台通讯,实现数据上行。 同时,为了实现平台的兼容性,做到对市面上的充电桩设备生产企业的通用性。需要在符合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定义一套充电桩的设备通讯协议。凡是入网的设备,首要条件是要满足符合企业定义的上行通讯标准。做到充电桩信息的互联互通。 最终完 成全国数据运营中心的建设。 1、建立数据通讯前置。直接面向充电桩,定义统一接口规范,实现桩信息、车信息、电池信息(BMS)的信息转发与指令下达。并且有报文防攥改和完整性检测机制,能够有效的支撑充电桩的软件升级等功能。 2、建立充电桩云管理平台。以市、商圈为单位,提供云管理平台功能。可以对所属区域内的充电桩信息进行集中监控。具备对账、差错调整等功能,由于异常情况发生的账务信息提供手工、自动调整等功能,具有广告管理等功能。 3、建立区域级站点管理平台。以省、区、集团为单位。对下属充电站信息进行监控、授权充电站的功能、分配下属充电站的操作权限。经上级平台许可后,可以直接对充电桩进行指令下达,实现用电高峰起的功率调配,具有广告管理等功能。提供站级二级清分结算等功能,预留账务接口能够与原有财务系统进行对接,实现银企直连完成可以按照下辖站点的要求进行资金划拨。 4、建立全国运营总中心。具有完备的数据仓库机制,记录全国所有的站级信息、充电桩信息、各地市运营信息等;具备完善的权限管理系统,能够对下级系统的功能进行分配和变更,能够直接下达充电桩的指令,并且要求充电桩能够实时对指令做出反馈。最终实现对全国充电桩的集中管控。完善的支付体系,能够与银联系统对接,实现银联标准卡在充电桩的支付功能。对接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渠道,为用户提供多种便捷的支付方式;建立完善的账户体系包括车主账户、下级机构账户,实现体系内的便捷支付。建立完善的清分结算体系,能够对下级机构进行账务的清分与资金的结算,并且具有差错处理机制,对于下级上报的差错请求进行及时的处理。 5、建立便捷的APP中心。面向最终车主提供充电桩定位、导航、支付等功能。提供企业账户支付、银联标准卡、微信、支付宝等多种支付渠道,并且基于互联网思维提供车主互动平台、运营商互动平台,预留多种增值功能。 6、本节的最后,通过这张网络部署图也能清晰的看出,在企业的数据运营中心要对全国范围内的桩、站进行监控和统一协调,因此要求系统集成单位要具有丰富的系统集成能力,建立全国范围内的信息互通大网。 因此,充电平台需要制定统一的标准体系。 要在国家已制定的标准体系下,规划安全、支付、机构对接、设备通讯四大体系。 1、信息安全体系:是指桩与站、站与中心的信息交互安全,需要定义完善的加密、认证流程,符合国家密码管理局对不同应用场景下定义的密码算法体系。做到:国际算法、商密算法、普密算法的兼容与支持。 2、统一支付接口:充电桩面向车主提供充电服务,在进行电费收取环节,要支持银联标准卡、微信、支付宝以及其它支付通道。为了做到支付方式的多样化和支付能力的扩张需要定义统一的支付接口,同时打造企业自有的账户体系,最终能够使用自有账户进行电费的支付功能,做到用户资金的内部流转和控制。 3、制定机构接入规范:作为全国级的充电网络服务机构,其系统架构势必是一个多级体系,后续将会以省、区、市以及大型地产企业作为业务推广推广对象。因此面对接入机构需要制定统一的通讯规范,包括指令下达、信息发布、电费清算、资金结算等内容。最终在北京总部能够对各省、各站进行统一的管理。 4、设备接入协议:面向充电桩制定统一的接口规范。制定统一的注册、签到、签退、设备检测、心跳查询等接口协议,达到对桩的工作状态的监控;制定统一的电流检测、电压检测等协议,达到对桩的充电状态的监控;制定统一的重启指令、设备升级、遥测、摇信、遥控、遥调、费率设置等管理类指令,做到设备的远程管理、远程升级以及功率调配等功能;制定统一的计费、授权、补传、支付、二维码下方、黑名单下方等协议,实现对多种支付方式的兼容以及支付环节的安全控制; 我们常听说的四遥功能由远动系统终端RTU实现,它包括: 遥测(遥测信息):远程测量。采集并传送运行参数,包括各种电气量(线路上的电压、电流、功率等量值)和负荷潮流等。 遥信(遥信信息):远程信号。采集并传送各种保护和开关量信息。 遥控(遥控信息):远程控制。接受并执行遥控命令,主要是分合闸,对远程的一些开关控制设备进行远程控制。 遥调(遥调信息):远程调节。接受并执行遥调命令,对远程的控制量设备进行远程调试,如调节发电机输出功率。 总结: 本人认为国家级充电桩运营系统在功能层次上共划分5层架构,分为: 应用层:充电桩;通讯层:充电桩数据采集系统;站级平台:充电桩管理云平台;区域平台:区域/商圈管理平台;顶层:充电桩数据运营中心。 第五层:充电桩面向用户,主要功能为车辆提供充电服务。充电桩集成通讯模块负责与进行信息交互,实时上送充电数据,并且周期性上送充电桩的使用状态。同时充电桩预留多种模块,可以进行信息展示;可集成银行卡支付模块,并且可以单独的作为收单POS进行支付;预留巡更安防功能,可以对作为对讲机只是与充电站管理平台进行语音、视频交互等安防功能;当通讯出现异常时,充电桩可以通过脱机支付渠道完成电费的支付; 第四层:为数据通讯单元,主要负责下属直连充电桩的信息收集与上送。并且预留指令透传、交易转发等接口,在上级平台以及第一层的运营中心可以直接对充电桩发送指令。 第三层:为充电站管理云平台:包括站点注册、充电桩注册、交易对账等功能。交易对账主要负责与上级平台下发的清算文件进行账务比对。该层的上级可以直连充电桩数据运营中心,也可以根据业务需要通过区域商圈管理进行对接。该层负责下属充电桩的监控,可以实时对桩的使用状态、充电信息进行监控。并且及时将收集到的桩信息上传到上级中心,实时接收上级平台下发的各类指令,并及时下发到充电桩。该平台具有账务处理等功能,可以对充电桩的用电量进行统计汇总,可以展示与国网的电费清算报表。预留支付功能,对站内通过桩进行支付的交易进行统计和转发功能。在经过上级平台的授权后可以直接对桩的功率进行调配。 第二层:对于省、市、大型商圈等有区域性管理要求的场所,改平台规划了区域机管理平台。可以对区域内的各站充电、用电情况进行管理监控。改平台,在经过上级中心授权后,可以直接对桩进行管控。与上级平台实时保持通讯,给桩、站下发的各类指令均需要及时向上级平台进行汇报。接收上级平台下发的各类桩、站运行参数和下发的各类信息。同时具有广告群发的功能,在得到授权后可以在本区域内的桩显示屏上显示广告信息。在经过授权后,可以将功率调配下发到各充电站点,紧急情况也可以直接下发到充电桩。 第一层:为充电桩的数据运营总中心。负责区域、站点平台的支付清算,以及所属桩的状态显示。运营中心具备充电站的各种功能,具有数据对接接口,可以供充电桩直接对联。对于间联的充电桩,运营中心可以通过指令下发、指令透传等功能经过各级平台下发到充电桩。紧急情况下,经常管理层的授权,可以直接远程操纵充电桩,进行功率分配、信息发布等功能。本层建立集中数据库,用于存储各站点、充电桩的注册信息以及充电历史,以实现全网的数据集中,便于后续业务的扩展;建立一套完整的移动应用APP管理系统,面向车主提供充电服务、寻桩、预约等功能,同时按照互联网的思路建立完善的用户互动平台和信息发布系统,预留多种互联网增值服务比如:租车、理财等服务。 来源:充电桩交流与建设 转载请注明来源《充电桩视界》 微信号:cdzvision